张家界农家乐物联网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7-87869600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趋势
张家界市永定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打印]添加时间:2023-04-22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540
   一、永定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一是自然景观迷人。植被丰富,溪流纵横,溶洞众多,境内大小河流100多条。2016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9.23%。二是文化底蕴深厚。永定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革命老区,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厚;充满神秘色彩的覃垕王传说,土家族婚丧嫁娶民俗文化等等。
 
  (二)乡村旅游模式多样化。一是观光园模式。如:永定区90年代打造的位于沙堤街道办事处的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游客除感受新奇的农产品外,还可参加采摘瓜果花卉,享受农趣,也可购买自己收获的果实,已成为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的喜爱旅游项目。二是农家乐模式。截至目前统计,全区农家乐已发展到505家。其特点是出行方便、价格便宜,农村自然风貌突出,适应大众化的市场。瓜果采摘,农耕劳作,农家饭,怀旧农业,鱼塘垂钓等都是其主题项目。三是古村落模式。永定区有王家坪镇的石堰坪民族文化村寨、罗水乡的茅古斯民俗文化村。这两个乡镇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桂冠。四是农业大地景观模式。永定区打造的“五朵金花”(罗水乡龙凤梯田的油菜花、尹家溪镇长茂山的桃花、桥头乡的金银花、沙堤的梨花、后坪的荷花)争奇斗艳,极具特色。
 
  (三)强化促销和规划。一是加大宣传。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组织开展的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直播苏木绰活动。二是谋划长远。永定区制定的《张家界市永定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对辖区的王家坪、教字垭等14个乡镇,永定、崇文等10个街道办事处,从旅游发展现状评估与前景研判、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发展战略和目标、旅游市场营销与形象塑造、空间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着力打造“一心、双核、三廊道、四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一心即张家界中心城区、双核即天门山核心景区和天泉山核心景区,三廊道即山水民俗旅游廊道、田园休闲旅游廊道、奇幻山水旅游廊道,四组团即天门山休闲度假旅游组团、生态农业休闲组团、民俗文化旅游体验组团、茅岩河—天泉山旅游组团),把永定区建设成国际一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四)乡村旅游成效显著。乡村旅游势如破竹,接近占全域旅游的“半壁江山”。休闲农业发展迅猛。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全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539个(农家乐505个,休闲观光农庄34个),从业人员2.27万人,接待人次349.7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47亿元。今年前9个月,全区户外及休闲接待人数1312.27万人次,占旅游接待总人数的53.24%,同比增长17.2%。其中,王家坪镇石堰坪少数民族文化村寨今年1至9月累计接待旅游人数24.93万人次,同比增长94.8%。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落后集中表现在交通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星拱月,月照三星”构想,永定区地处武陵山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山区,交通条件落后,严重影响了旅游发展进程。
 
  (二)旅游形式单一。除了游览欣赏山水自然风光外,其他旅游项目诸如吸引游人的农耕、民俗文化等体验性活动几乎一片空白。
 
  (三)经营方式单一。乡村旅游基本上为半日游,仅停留在传统的“吃”字上,过夜游客甚少,住宿、购物、娱乐等经营收入几乎为零。
 
  三、对策建议
 
  (一)突出抓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优化交通网络。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全区所有乡镇、景区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加快形成以市城区为中心辐射的“米”字型干线公路路网,让群众脱贫致富的路更畅通。实施重要县乡道改造、农村公路“窄路加宽”以及“边界路”“产业路”等连接工程,加快“客运站”“招呼站”建设。全力争取龙新(永定段)高速公路推荐线路为A线,开辟“苏木绰”旅游新通道,积极推进张家界旅游观光磁浮专线,形成景城一体快速大通道,打造路在景中、景在路旁、路景相融的公路生态景观。二是完善公共设施。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实现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厕所全部达到优良标准。在旅游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标配“第三卫生间”。完善旅游商务服务平台,加快“全域通”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全区公共场所、景区景点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通讯信号、在线预订、信息推送、投诉反馈等功能全覆盖全支持。全面提升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完善旅游标识。在高速路、城市路口、市区主要交通沿线、景区周边道路设置完成中英文对照的交通、旅游公厕、停车场、大型购物商场等引导标识牌。按照“简单、鲜明、易识、易记,具有唯一性、美观性、独特性,体现永定地域元素”特点,建立全域无障碍旅游标识体系。
 
  (二)大力开展乡村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以“六城同创”为推手,加大投入,深入开展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实施农村建房、农村集镇、旅游干线、环境“6+1”四大专项整治,重点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内禁渔、禁猎、禁伐、禁采,不断提升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实现人居美、环境美、生态美、乡风美,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三)扎实推进特色小镇和美丽村寨建设。加快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以点连线汇面,扩大旅游辐射半径,扶持乡村旅游公司化运营,对旅游资源富集村进行整体开发和市场运作,引导群众参与旅游脱贫致富。加快5个旅游小城镇建设,着力创建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体制活而新的特色示范小镇。致力打造天门山旅游休闲度假风情小镇、茅岩河土家人文特色浪漫小镇、沅古坪边区商贸旅游镇、王家坪文化旅游名镇、教字垭旅游风情镇。重点支持42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加快24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做靓做新乡村旅游文章,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开展“百企联村”行动,依据乡村自身条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发展水平,精准出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逐步扩大规模,延伸“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产业链。建立利益互惠链接机制,遵循“市场互动、线路互推、资源共享、游客互送、利益共赢、合力推进”原则,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鼓励引导能人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旅游企业法人或致富能人,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开展多种经营。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创新多种旅游经营方式吸引游客,让游客把“微笑和钞票”留下,把“永定区”带回家。